截至7月底,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(pm2.5)平均浓度为29微克/立方米、同比下降21.6%,继续创历史同期最优,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 26”城市中浓度最低、降幅最大。可吸入颗粒物(pm10)、二氧化氮(no2)和二氧化硫(so2)浓度分别为53、21和3微克/立方米,同比分别下降14.5%、16%和持平,均为历史同期最优水平。
进入夏季以来,北京市以氮氧化物(nox)和挥发性有机物(vocs)为突破口,加强pm2.5和臭氧协同控制,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,推动“一微克”行动走向深入。
实施全过程管理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
加强源头控制,加快修订印刷、汽车制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,进一步加严vocs含量限值和管理要求。开展末端治理,持续推进56家重点行业企业“一厂一策”升级改造,对2022年第一批37家单位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评估公示。强化过程管理,对全市34个重点产业园区、集聚区完成两轮vocs浓度走航监测,建立“监测-通报-溯源整改提升”闭环监管机制。
推进源头替代 促进氮氧化物减排
积极推动新能源车更新示范,大兴区已累计推广氢能源车309辆,延庆区采用参与北京冬奥会保障服务的氢能源大巴车开展公交运营。昌平区和海淀区分别开展氢能源车示范运营工作。加快清洁能源改造,东城区和西城区加快推进燃油锅炉改造工作。门头沟、房山、怀柔、密云和延庆等区,有序推进村庄煤改清洁能源和配套电力基础设施建设。
执法服务并举 助力企业绿色升级
实施精准执法,开展第二轮市级“点穴式”执法行动,不断完善“监测-监管-监察”联动机制,强化科技手段应用。行动期间共检查各类企业和点位188个,发现环境问题120起;强化进京口和市内重点道路重型柴油车夜间执法检查,累计检测18.2万辆次、处罚超标3086辆次。强化送法帮扶,在执法时开展普法;将309家守法企业纳入“正面清单”,开展非现场执法;明确三大类31种不予处罚情形,对200余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督促整改,开展帮扶指导。助力企业绿色升级,按照分级分类管理思路,主动上门,对汽车制造、水泥、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现场调研,为企业送技术、送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难题、技改升级、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下一步,北京市将持续强化vocs、氮氧化物等pm2.5和臭氧共同前体物的减排,推动全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
来源: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网站